远嫁吃尽苦头,晚年儿子自尽,母亲预言成真,她:不后悔嫁中国人
时间:2024-12-11 14:10:58 浏览量:0
“你们的婚姻维持不了四年,你们的儿子也将自杀身亡!”
1938年,伦敦,一位英国女士在无法说服执意要嫁给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女儿时,说出了这样一句话。
戴乃迭一家在北京,父亲怀抱者为戴乃迭
这位口出“恶言”的女士,叫做塞丽娜,站在她面前的女儿,是后来名闻中国译坛的戴乃迭。当然,更多时候,她的名字都是与丈夫杨宪益同时出现的。
塞丽娜之所以出此诅咒式的警告,是有她自己的理由的。
早在二十多年前,她与丈夫远赴中国传教,连一双儿女都是在那里生下的。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,显然她比女儿要了解得多。
这一番话,可以说能直接决定戴乃迭未来的命运。
如果她听从母亲,她的人生前景是可以预见的:嫁给一个英国中产阶级人家,成为一个兼具修养与风情的贵妇,每日午后坐在栽有玫瑰花的院子里,慢悠悠地吃下午茶……
可是,她异常坚定地听从自己内心,选择那位中国小伙。她相信终有一日,母亲会被自己说服的。
戴乃迭之所以如此坚定,除了深爱着中国的杨宪益,亦深爱着他的国家。而对中国的特殊情愫,其实从她出生,就已经注定了。
戴乃迭
1919年1月19日,北京,戴乃迭出生了,彼时,她的父母亲都在中国做传教工作。
在戴乃迭的记忆中,自己童年时,北京便已足够绚丽夺目,春节时的庙会、元宵节的花灯、清明时的风筝、以至街市上的店铺招牌,无不是色彩斑斓的。
每逢休息,他的父亲会常带他们至北戴河海滨避暑。
彼时,天津杨家亦常携家带口在此避暑游玩。
还处孩童时期的两人,似乎早就被月老悄悄牵上了红绳。
虽然在中国工作,但塞丽娜夫妇对此并不亲近,他们不让孩子们学中文,只请来一位英国女子教她们缝纫和绘画。所以,在七岁那年被送回英国时,戴乃迭还没学过一句中国话。
饶是如此,在中国度过的那几年快乐时光,会偶尔浮现在戴乃迭眼前。她的骨子里,早被中国气质所俘虏。
1936年,17岁的戴乃迭已经出落得聘聘婷婷,为了考取心仪的牛津大学,她日以继夜在书桌前奋战。
彼时的她一定不知道,一位来自东方的男子,已经踏上英国的土地,与她近在咫尺,还有一年,他们将在牛津大学相遇。
这位男子便是杨宪益。
杨宪益少年时
到英国不久,生性洒脱的杨宪益便先来了一次环地中海旅行。游轮到达开罗的那个晚上,他骑着马走在沙漠之中,周边一片月色,向导跟他说,只需要一枚硬币,他便能告诉他未来妻子的情况。杨宪益虽觉好笑,但还是掏出一枚硬币放在他手里。
那向导接到硬币,马上合起双眼,念到:
“我看到了一片大海,在大西洋的另一边,一位美丽的英国少女在为你憔悴,虽然还没见面,不过相信我,很快了。”
多年以后,杨宪益说起这段奇遇,仍难以置信:
“虽不迷信,但实在太奇妙了。”
1937年,只学了一年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杨宪益,正式进入牛津大学学习。
同年,戴乃迭终于如偿所愿,进入她的人生拐点。
杨宪益在牛津
入学不久,杨宪益便被推为牛津大学“中国协会”主席,而一直对中国抱有诚挚情怀的戴乃迭,在加入这个协会后,成为了他的秘书。
月老的红绳,终于拉紧了!
初见杨宪益,戴乃迭只是“吓了一跳”,这位男子眼睛细长,面色苍白。虽彬彬有礼,但未免拘泥。然而不久,她却被他对祖国的热爱的打动了。
她开始默默打量这位看似文弱的中国男子:散漫、洒脱,看似吊儿郎当,却博学多才。在进入牛津大学前,他仅学了一年的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后,而在她认知里,学这两种语言,没有六七年的功夫,很难通过入学测试。
更令她着迷的是,他竟然喜欢豪饮,联合他放纵恣意的性情,颇有竹林七贤遗风。
这一切一切,都像从中国古籍里走出来的人物似的。这于自幼有着中国情结的戴乃迭而言,无疑有着难以想象的吸引力。
而在杨宪益看来,这位英国女孩虽出身上流社会家庭,但毫无娇贵虚荣作派,反而朴素真诚、沉稳大气。遂心生好感。
受杨宪益的影响,戴乃迭改读中文专业,成为了牛津大学第一位拿到中文学位的学生。她将用一生聆听那古典文学中潺潺流出的活水。
日渐频繁的接触中,杨宪益突然想起了几年前沙漠中那位向导的预言,难道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英国女孩?
终于,一个清风朗月的晚上,两人同时捅破那层窗户纸。情至深处,两人还一同将《离骚》翻译成英文。他们并不知道,本以为是一时兴起的“笔墨游戏”,却不知不觉为两人的译介事业作了开端。
沉浸在爱情中的戴乃迭,决定要和母亲分享自己的喜悦,谁料母亲听后讶异得说不出话来,她知道在一段异国恋之中,横亘着多少难以逾越的鸿沟。婚姻观念、家庭伦理、文化思想,甚至生活方式,都足以成为两人的不幸之源。
她开始动员亲友轮番说服女儿,可是戴乃迭仍一意孤行。痛心疾首下,她下了狠话:
“你们的婚姻维持不了四年,你们的儿子也将自杀身亡!”
她实在不了解自己的女儿,就算放的话再狠,也不会动摇半分。
杨宪益
与此同时,远在天津的杨敏如,也接到了来自英国的信,哥哥在信中说,自己找到了一生的伴侣,她端庄娴雅,朴素文静,教养良好。让她先试探母亲反应。杨敏如仔细端详一起寄来的相片,女子眉高目深,却气质温厚。
不出所料,母亲一听闻要娶个外国媳妇,反应强烈:“那是过一辈子的人吗?”。但杨宪益早做好了种种准备。
1940年夏,杨家因突发状况经济崩塌,再也不能供其国外求学。与此同时,哈佛大学与中国西南联大同时向他发出了橄榄枝,邀请其前去教希腊文和拉丁文。未曾有过离开国家念头的杨宪益,毫不犹豫便选择了回国。
彼时的中国,正风雨飘摇,动荡不安。可是,“出于对杨宪益的爱,以及儿时在北京的美好记忆,兼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仰慕之情。”戴乃迭仍然义无反顾奔向战火纷飞的国度,将属于她的安逸舒适抛之脑后。
彼时西南联大正被狂轰乱炸,杨宪益只得转道重庆。几经辗转,数度狼狈,两人才落地重庆。彼时的杨家早逃避此处。
虽然此前曾被打过“预防针”,但是看到眼前站着一个洋媳妇,杨母还是气得昏了过去。连杨宪益的姑姑都大哭,担心侄儿将来的孩子娶不上媳妇。
幸亏,在杨家住下不久,戴乃迭便凭良好的教养俘虏了杨母的心。之前的种种顾虑一一化散。
1941年2月16日,在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主婚下,两人正式结为夫妇。
在重庆,杨宪益双双进入中央大学任教。
初来乍到,莫说文化差异,只一个水土不服都能要戴乃迭的半条命。大热的天,她浑身长满了痱子,还一度上吐下泻。可即便狼狈不堪,戴乃迭仍乐在其中,觉得这也是浪漫的。
戴乃迭
当然,这种浪漫在次年,也因戴乃迭被中央大学拒聘所结束,而她被拒聘的理由,仅仅是因为一个异国身份引发的怀疑。
1942年8月,转赴贵阳师范大学执教的戴乃迭,生下了一个白皮肤、大眼睛的漂亮男孩。杨宪益想起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“烨烨震电”之句,便为其取一“烨”字,意为光辉灿烂。
他们一定想不到,这位名字带“火”的儿子,最终消逝于火光之中。
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,因为身处遐州僻壤,他们无法找到一位合适的女佣。戴乃迭只能边带孩子边去上课。那段时间,整个学校的师生凡看到戴乃迭,便一定会瞧见她背后的小背蔸,杨烨在背篼里摇头晃脑。
因为物价上涨,而薪水极低,他们甚至连吃个鸡蛋都得精打细算。戴乃迭因为母乳,按医生建议她最好每天吃两个鸡蛋,可是按经济能力,他们每天只能一人一个鸡蛋,如果她一人吃两个,杨宪益就只能不吃。
这种为生计辗转奔波的日子,终于在1943年秋得以结束。
戴乃迭和女儿
这一年,梁实秋主持的重庆国立编译馆成立,杨氏夫妇被引荐至此工作。生活水平逐渐好转。
此后,夫妇俩再度联手,将《资治通鉴》战国至西汉部分翻译成英文,就此开始他们的译介事业之旅。
在此期间,他们的儿子杨烨,虽然才上幼儿园,但已经察觉出母亲与周围人的不一样,心思敏感的他有了自卑的苗头,每每戴乃迭去接他放学,他会小声哀求:
“妈妈别来接我了,别的同学都在看着呢。”
可惜,杨宪益夫妇太忙了,加上自认为这种心理会随着年龄而消失,所以没有放在心上。
他们哪里知道,儿子心里开始种下了一棵刺,等到它生根发芽,他便只有毁灭。
三年后,与《资治通鉴》译本同时诞生的,还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,以及抗战胜利的消息。
编译馆被搬至南京,他们一家也一同前往。
四年后,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世,彼时的杨宪益正沉浸在工作之中,以至她住院,他都无暇顾及。
戴乃迭
她在南京大学外语系任教,时值抗美援朝,金发碧眼的她很快被同事们避之不及,而学生则对她高呼各种口号。
虽有千般无奈,但听闻国家要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时,她仍拿出了所有的首饰变卖,与丈夫一共凑了4万元捐了出去。以至后来女儿清点母亲的遗物时,连一件首饰都找不到。
1952年,新的机会将近。外文出版社在北京成立,在副社长拼命游说下,夫妇俩决定北上, 专门翻译中国文学典籍,以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。
在这里,一部部典籍译本在诞生,从《诗经》到清末文学,从鲁迅作品到丁玲佳作,都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中完成。
他们的合作有既定程序:他负责翻译初稿,她负责润色。
这一时期,是杨家最惬意幸福的时光,夫妇同心合力,志趣相投。两人的收入几倍增长,生活富足,每每闲了,便呼朋唤友饮酒作对,真乃烟火神仙。
而十几岁的杨烨,自卑感在与日俱增,他常常为自己混血长相苦恼,逃避各种集体活动。
杨宪益夫妇仍旧没有察觉。
1964年,夫妇俩再次联手翻译古典名著的巅峰《红楼梦》。显然这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,整整四年,他们才翻译到第100回。
如果不出意外,一年后这部巨著的英文全译本将得以面世,可惜,一阵腥风血雨很快袭来,扑打得两人措手不及。
1968年的某一个夜里,深处险象环生的环境中,夫妇俩对坐着把盏,相顾无言。
喝到一半,微醺的她上楼休息,他仍在桌边自斟自饮。就在这时,他听到了敲门声……
他被一辆吉普车拉到了一所监狱,当然,这是醉醺醺的他直到次日才发现的。
而在他被带走半小时后,又有人将她拉进了同一辆吉普车。
他们就这么被关了四年,而这四年中,他们都以为对方在外面活得好好的,这是唯一的安慰。
直到四年后双双被释放回家,看着到处窜动着耗子的房子,才知道对方并没有安然无恙,让他们痛心的是,他们竟然同处一个监狱,可是整整四年都不曾见过一面。
落满灰尘的桌子上,是当年喝剩的半瓶白兰地……
被释放和与儿子杨烨合影
三个月后,几位儿女相继归来。然而原以为的圆满后面,藏着更残酷的折磨。
出狱后的杨氏夫妇,再一次投入到《红楼梦》的翻译工作中。
与此同时,他们发现了儿子杨烨的精神似乎出现了异样,他常常处于抑郁的状态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,病情似乎是控制了,一家人舒了口气。
可两年后,杨烨的病情越发恶化,后来直接不愿意上班,只想躲在家中。
夫妇俩被折磨得焦头烂额,曾一度想将其送进精神病院医治,但是又担心儿子吃苦,所以一直关在家中,请国外的医生治疗。
只是,这种做法显然不太有效。想到儿子一心想着去英国,在征得姐姐同意后,戴乃迭将杨烨送到了英国姐姐家。
始初,杨烨的病情是稳定了些,可自幼在心里埋下的刺,早已深入骨髓,无论强行拔掉还是放任自流,都得毙命。
1979年,杨烨难以忍受精神折磨,于姨妈家浇汽油自焚身亡。
晚年戴乃迭
戴乃迭突然想起来,四十年前的那个午后,母亲脱口而出的那句“预言”,它变成了悲惨的现实。
可是这预言仅成真了一半,因为她称:
“但我从不后悔嫁给了一个中国人,也不后悔在中国度过一生。”
晚年丧子,人生一大悲剧。戴乃迭的身体很快垮了下来,失眠日愈加重,饮酒越加频繁。
万念俱灰的夫妇俩,开始看淡一切世事,尤其是身外之物,此前收藏的字画典籍,纷纷捐献出去。
戴乃迭仍旧在工作,与其说工作,不若说是为了麻痹自己痛苦的神经。原本衰老羸弱的她,越发添了各种病症。1989年,摔了一跤后的戴乃迭,被误诊老年痴呆,在用药后果然失去了记忆。
比她大四岁的杨宪益,忙放下所有工作,一心陪伴她身旁,他将她看成二十岁时青春美丽的样子,耐心给她喂饭,为她请大夫,跟她讲有趣的事情,偶尔她似乎听懂了,会报之一笑……
1999年11月17日,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她所热爱的世界。这一年,她80岁。
杨宪益
戴乃迭去世后,杨宪益在为其整理遗物时,在抽屉里翻出一本她未完成的自传,题为:我觉得我有两个祖国……